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什么是炭疽

什么是炭疽

妙手医生

发布时间:2023-12-04阅读量:472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刘亚红 北京市回民医院 

炭疽(anthrax 是由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感染病。原系食章动物(羊、牛、马等)的感染病,人凶接触这些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肉而被感染。临床上主要为皮肤炭疽,表现为局部皮肤坏死及特征性黑痂。其次为肺炭疽和肠炭疽,进而可继发炭疽芽胞杆菌性败血症和炭疽脑膜炎。

    病原学:炭疽芽胞杆菌是需氧芽胞杆菌,革兰染色阳性。菌体大小为 (5~10)μm X(1~3)μm,两端钝圆,芽胞居中星卵圆形,排列成长链,呈竹节状。在宿主体内形成莢膜,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很强的致病性。细菌可产生了种毒性蛋白(外毒素),包括保护性抗原、水肿因子和致死因子。细菌在有氧条件下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体外可形成芽胞。芽胞的抵抗力极强,可在动物尸体及士壤中存活数年至数十年,而细菌的繁殖体则对热和普通消毒剂都非常敏感。

流行病学:1.感染源 患病的牛、马、羊、 骆驼等是主要感染源,其次为猪和狗。它们的皮、毛、肉、骨粉均可携带细菌。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可检出细菌,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少见。2传播途径 皮肤直按或间接按触病畜及其皮毛,引起皮肤炭疽;吸人带芽胞的尘埃引起肺炭疽;进食染菌肉类可引起肠炭疽。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因职业(如农民、牧民、兽医、屠宰人员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较高。病后可获得较为持久的免疫力。4.流行特征 炭疽在牧区仍星地方性流行,发达国家由于普遍疫苗接种和广泛动物类医疔工作的施行,动物和人类炭疽病几乎被消灭。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有流行。全球每年发病数估计为1~20 万。2007年及2008 年我国的年发患者数分别为 421 人和 336人。本病全年均有发病,以夏秋季节多见,但吸人型多见于冬春季。

发病机制与病理:炭疽芽胞杆菌进人皮肤破损处、被吞人胃肠道或吸人呼吸道,借其具抗吞噬的荚膜保护,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导致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坏死和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及肺炭疽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即迅速沿淋巴管及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形成败血症和继发性脑膜炎。其致病主要与其毒素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有关。炭疽毒素可直接损伤微血管的内皮细胞•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加之急性感染时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增加,从而使小血管扩张,减少组织灌注量;又由于毒素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系统及释放组织凝血活酶物质,血液呈高凝状态,DIC 和感染性休克在炭疽中均较常见。此外,炭疽芽胞杆菌本身可堵塞毛细血管,使组织缺氧缺血和微循环内血栓形成。病理改变主要为各脏器、组织的出血、坏死和水肿。皮肤炭疽局部呈痈样病灶,四周为凝固性坏死区,皮肤组织呈急性浆液性出血性炎症,问质水肿显著。末梢神经的敏感性因毒素作用而降低,故局部疼痛不明显。肺炭疽呈小叶出血性肺炎,纵隔高度胶冻样水肿,支气管及纵隔淋巴结高度肿大,并有出血性浸润,胸膜及心包也可累及。肠炭疽的病变主要分布于小肠,肠壁呈局限性痈样病灶及弥漫性出血,病变周围肠壁有高度水肺及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腔内有浆液性血性渗出液,内有大量致病菌。脑膜受累时,硬脑膜和软脑膜均高度充血、水肿,蛛网膜下腔除广泛出血外,还有大量细菌和炎性细胞浸润。有败血症时,全身组织及脏器均有广泛出血性浸润、水肿及坏死,并有肝脏、肾脏及脾脏大。

临床表现:潜伏期因侵人途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 1~5天,最短仅几小时,最长2周。1.皮肤炭疽 最为多见,占90%以上。可分为炭疽痛和恶性水肿两型。病变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足等裸鋸部位皮肤,初为丘珍或斑珍,次日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硬而肿;3~4 天中心区呈现出血性坏死,稍下陷,周围有成群小水疱,水肿区继续扩大;5~7天水疱坏死破袈成浅小溃疡,血样分泌物结成黑色似炭块的干痂.痂下有肉芽组织形成.称为炭疽痛。黑痂坏死区的直径大小不等,自1~2cm 5~6cm,其周围非凹陷性水肿区 直径可达5~20cm,坚实、疼痛不明显、溃疡不化脓等为其特点。继之水肿渐退,黑痂在 1~2周内脱落,再过1~2周愈合成疲。发病1~2天后出现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及脾大等。少数病例局部无黑痂形成而星现大块状水肿,累及部位大多为组织疏松的眼脸、颈、大腿等处,患处肿米透明而坚韧,扩展迅速,可致大片坏死。全身毒血症明显,病情危重,若治疗贻误,可因循环衰渴而死亡。如病原菌进人血液,可产生败血症,并继发肺炎及脑膜炎。2.肺炭疽 大多为原发性,由吸人炭疽芽胞杆菌芽胞所致,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起病多急骤,但一般先有 2~4 天的感冒样症状,且在缓解后再突然起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闲难、高热、发绀、咯血、喘鸣、胸痛及出汗等,有时在颈、胸部出;现皮下水肿。肺部仅闻及散在的细湿啰音、哮鸣音和胸膜摩擦音。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偶可继发脑膜炎,若不及时诊治,常在急性症状出现后 24~48 h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3.肠炭疽 临床症状不一,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型和急腹症型。前者潜伏期 12~18h,同食者可同时或相继出;现严重呕吐、腹痛、水样腹污,多于数日内迅速康复。后者起病急骤,有严重毒血症症状、持续性呕吐、腹污、血水样便、腹账、腹痛等,腹部有压痛或呈腹膜炎征象,若不及时治疗,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而于起病后 3~4 天内死亡。4.脑膜炭疽(炭疽性脑膜炎) 多为继发性。起病急骤,有刷烈头痛、呕吐、昏迷、抽搐,明显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多呈血性,少数为黄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病情发展迅猛,常因误诊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5.炭疽败血症 多继发于肺炭疽或肠炭疽,由皮肤炭疽引起者较少。可伴高热、头痛、出血、呕吐、毒血症、感染性休克、DIC 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