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浅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浅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妙手云医

发布时间:2022-04-02阅读量:1770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马云峰 良乡医院

[摘要]
颈动脉是心脏向大脑供血的必经通道,一旦出现严重狭窄会影响脑部供血而引起脑卒中或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过程缓慢,往往需要经历几十年。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强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应用价值较高。
分析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循证护理的有效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54例,循证护理干预)与对照组(54例,普通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高血压控制总有效率分别是85.19%、68.52%,观察组控制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匹伐他汀钙能显著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水平,缩小斑块面积,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对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心血管疾病在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第一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其中脑卒中又占 43.7%~80.5%而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经流行病学统计发现 62%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所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而改善血脂水平就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匹伐他汀钙是目前研究及应用最广的他汀类药物[2]。本文通过匹伐他汀钙对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来明确匹伐他汀钙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6.12±4.2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13±1.08)年;高血压分级:Ⅰ级28例、Ⅱ级15例、Ⅲ级11例。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4.21±4.27)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12±1.23)年;高血压分级:Ⅰ级29例、Ⅱ级14例、Ⅲ级11例。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均给予普通高血压护理干预,包括介绍高血压相关知识,基本饮食、用药、运动等指导[6-7]。观察组:均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包括下述内容:①由护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高的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判断并记录患者各自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采集患者病情信息,如服药情况、心理状态等,根据调查结果总结护理问题。②用药干预。为了让患者科学合理用药,实施用药监督卡管理方法,避免患者乱服、漏服药物。③组织患者定期参与社区活动。开展高血压疾病知识讲座,向患者讲解高血压起因、防治,采用音乐疗法强化患者心理健康程度。④预防干预。采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高血压预后方法,获得其配合,提高预后效果。⑤随访干预。定期与患者联系,可以通过微信、QQ等与患者互动,了解患者情况,针对患者日常健康习惯不当之处给予指导,并为其提供复诊建议。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
实验组的治疗无效率为2.50%,有效率为17.50%,显效率达80.00%;对照组的治疗无效率为20.00%,有效率为22.50%,显效率为57.50%,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别较大(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 IMT 及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比较治疗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及 IMT 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后会出现代谢性紊乱,诱发糖尿病、冠心病、心脏肥大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还会出现疲乏、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头晕、易怒、心悸、多汗等症状。治疗中多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调整饮食,因为长期进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会导致血管内斑块形成,并且会使疾病的进一步加重,所以可以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例如苹果、猕猴桃、鸭梨等,适当多摄入绿色的蔬菜,例如莴苣、菠菜、圆白菜等。尽量不要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可适当增加比较轻缓的运动,例如游泳、打太极、慢跑等,但是不建议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例如打篮球、踢足球等,因为可能会导致斑块的脱落,而最终导致脑梗。在治疗中,结合中西医治疗,有利于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在发现斑块后,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复诊,例如血糖、血脂、颈部彩超等,必要时需要服用药物治疗,例如阿司匹林、利伐沙班、阿托伐他汀等。如硬化斑块很严重,导致颅内缺血时,就要考虑行介入治疗来进行血管的扩张,或者是行手术治疗来去除斑块,需要去医院在医生完善检查后才能够确定。
中医治疗具有活血化瘀、安神、平肝补肾、滋阴潜阳的作用。西医治疗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两种治疗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持久治疗效果。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的无效患者占2.50%,有效患者占17.50%,显效患者达80.00%;西医治疗组中的无效患者占20.00%,有效患者占22.50%,显效患者占57.5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别较大(P<0.05)。治疗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收缩压水平(165.8±6.28mmHg)小于西医治疗组(166.1±7.25mmHg)(P>0.05)。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与胆固醇水平是密切相关的[4],所以降低胆固醇水平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治疗环节。作为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即羟甲基戊二酰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临床上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了具有可使冠状动脉内斑块消退的作用[5-8],同时能降低心血管病的病死率。 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生物合成的早期限速酶,通过抑制该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继而 LDL-C 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浓度也减少,同时增加了肝细胞表面的LDL-C受体数目,增加了肝细胞对LDL-C 的摄取,加速 LDL-C 的分解,减少血清中LDL-C的含量。血清中LDL-C 降低直接导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降低,IMT 的降低能使脑卒中的风险降低3倍。匹伐他汀钙是新一代的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已经有充分的循证医学[9,10]证实该药能通过上述的作用机理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该药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颈动脉内膜增厚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0.9mm~1.5mm之间就可诊断。颈动脉内膜增厚对于预测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价值。如颈动脉内膜增厚进一步发展,厚度超过1.5mm但狭霍程度在50%以下,未达到阻塞管腔影响供血,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数目、大小、形态各异,可分为低回声的软斑块和钙化斑块。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是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需要重点干预。

(以上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